本文转自:湛江日报优速配资
暑假来临,湛江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。主持人班、舞蹈班、国画班、钢琴班……丰富多彩的公益艺术课堂,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缤纷色彩,更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子女暑期看护难题。(据《南方日报》)
暑期里看护子女,是民生难题。最近,“图书馆批评放娃现象”冲上热搜:家长把图书馆当作“托儿所”,一些家长甚至忘记接娃——如此,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不便。图书馆放娃背后的民生难题, 引发社会关注。在湛江,我们乐见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优资源,努力解决这道民生难题,为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长解后顾之忧。我们且听且看——“爸爸下午上班前把我送过来,下班后来接我回家,我喜欢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玩。”9岁的陈思涵和小伙伴们身着亮色舞蹈服,在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的舞蹈班里,跟随老师学习盘腿坐、后蹬脚,动作整齐划一。公益课堂成暑假乐园,公共文化服务温度直抵人心,孩子们对此感触最深。
破解子女暑期看护难题,贵在精准对接民生需求。孩子在公益课堂里学到东西、快乐过好暑假,这是家长们的现实需求。可喜的是,湛江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动对接家长们的现实需求精准发力,多元课程覆盖不同兴趣需求;“两年内不重复报名”“农民工子女优先”等规则,让普惠性落到实处。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确保公益课堂的教学质量,湛江还探索出一条“市级统筹+区级联动+社会协同”的多元化师资供给路径:市文化馆选派涵盖舞蹈、书法、音乐等门类的艺术骨干下沉各区;同时吸纳具备专业资质的馆内人员及社会机构教师。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“独角戏”到社会“大合唱”,公益课堂教学之路越走越宽,公益课堂正以生动实践回应家长们“既免费又保证质量”的美好期待。
公益课堂成暑假乐园,彰显社会协同育人的智慧。社会协同,也让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延伸出暑期托管、亲子互动等实用功能,实现了子女看护平台从“有”到“优”的突破,系于家庭的民生福祉有更温暖而坚实的依托。期待我们湛江城乡各地,都能盘活资源,以社会协同之力推动暑期公益托管等活动走深走实,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